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1期67-67,共1页Sociological Studies
摘 要:本文载《社会学刊》第1卷第4期(1930年),作者胡龟(钅监)民。本篇研究社会现象的定义和分类。这里所说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并认为有下列特征:①人为性。社会现象是一种实在,有客观存在的价值,但推究其来源都是经过人为(主观)而后再客观化的东西。例如法律、商品、国旗等。②媒介性。一切社会现象都使个人间发生连带关系,所以说有媒介性。媒介性产生的连带关系不成直线而成三角形,是社会现象与人与人三方面的关系。既然成三角形,所以社会现象是独立的也是一种实在客观存在的价值。③价值性。因社会现象能使人类发生某种关系,所以是有功用的东西,有功用的东西有价值。④目的性。凡有功用的东西都有目的。作者认为社会的与个人的和自然的完全处于对待的地位。三种现象既各有个性,各成一中心,并互相矛盾,所以能各具种种的特征,为一类科学的对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