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民盟中央 [2]沈阳出版社,编辑110003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2期137-149,共13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摘 要: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学——东北现代文学,基本由三部分构成,即:“九·一八”事变前处于起步期的东北新文学,带有明显的左翼文学色彩;“九·一八”事变后曲折发展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以坚实多样的创作实绩展示了殖民统治下文学发展的特异形态,此间,崛起于关内文坛的“东北作家群”是其最具华彩的乐章;抗战胜利后的东北解放区文学,则是延安文艺的延伸与发展。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前提是东北作家自觉的理论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其发展动力则在于勇于吸收祖国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借鉴外国进步文艺经验;其基本主题模式是国难乡愁的写真;其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凝重、沉郁、隐晦的趋势。东北现代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是:贡献出“东北作家群”,开了抗日文学先河;对反帝反封建题材的特殊处理方式,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为“乡土文学”注入新的时代内容,扩大了影响;为东北当代文学发展在文艺思想及创作活动方面提供了雏形。
关 键 词:中国现代文学史 东北作家群 文学创作 “乡土文学” 日本帝国主义 东北解放区 东北人民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时期 文学作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