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文昭[1]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70-76,共7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近年来在古代文论研究领域,有些论者过分推崇“审美中心论”,过分贬抑“政教中心论”。对于白居易的诗论和诗(主要是乐府诗),更是进行了多方面的诘难。尽管提出诘难的角度不完全一样,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认为自居易只重政治不重艺术,“无视”、“否定”或“废弃”诗歌创作的“审美特性”和“艺术规律”。对此,笔者有点不同看法,特提出来参加讨论。 应当承认,我们过去对白居易的评论是有片面性的。最明显的就是只注重其诗论的功利性部分,而对审美性部分有所忽视;只注重其诗歌中的讽谕诗,而对其他诗有所轻视。上述诘难的产生,与这种片面性显然有关,或者说,正是建立在这种片面性评论的基础上。 实际上,白居易不仅看重并强调诗的政治功能,对诗的审美特性也是非常重视的。在他的许多诗文中都论及了诗的审美特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