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超我精神动力——赵长天长篇小说《不是忏悔》的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德兴[1]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社会科学》1996年第8期68-72,共5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摘  要:这无疑是一个老而又老的故事,一个新而又新的情结,是现代城市人民谈论的中心话题,也是大都会的现代时髦——拥有情人。谁也不会想到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今天竟会流行起这种时髦,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风景线。 然而这现代时髦并不是流行的蛤蟆镜可随戴随下。“拥有情人”与传统的“三妻四妾”毕竟不同,与当下“一夫一妻”制更相抵牾。于是造成了种种戏剧性的冲突与矛盾,演绎成了一个又一个叫人牵肠挂肚的“情人故事”。赵长天先生的长篇小说《不是忏悔》对这一大都市的风景线作了精彩的描绘,尤其是对“拥有情人”这一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作了可贵的艺术展示,让人们产生出种种遐想性的评判。

关 键 词:长篇小说 精神动力 道德焦虑 道德准则 社会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 每个人 家庭 现代城市 道德评判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