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CT技术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73

Rockburst hazard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seismic CT technolog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书文[1,2] 毛德兵[1,2] 杜涛涛[1,2] 陈法兵[1,2] 冯美华[1,2] 

机构地区:[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2]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北京100013

出  处:《煤炭学报》2012年第S1期1-6,共6页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0CB2268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408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K09B01)

摘  要:运用地震波运动学理论,分析了地震波在"岩-煤-岩"特殊结构中的传播路径特征,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统计结果,得出通过地震波走时CT技术,可利用回采工作面煤岩交界面的折射波对顶(底)板纵波波速进行成像,进而间接反映煤层性质。深入分析了地震波波速和地震波波速梯度与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以地震波波速异常系数和地震波波速梯度系数为主要因子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地震CT技术对煤岩体纵波波速的成像数据,评价结论以二维图像形式表现。将该模型应用于新疆宽沟煤矿冲击地压工作面,评价结论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性较好。运用地震波运动学理论,分析了地震波在"岩-煤-岩"特殊结构中的传播路径特征,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统计结果,得出通过地震波走时CT技术,可利用回采工作面煤岩交界面的折射波对顶(底)板纵波波速进行成像,进而间接反映煤层性质。深入分析了地震波波速和地震波波速梯度与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以地震波波速异常系数和地震波波速梯度系数为主要因子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地震CT技术对煤岩体纵波波速的成像数据,评价结论以二维图像形式表现。将该模型应用于新疆宽沟煤矿冲击地压工作面,评价结论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性较好。

关 键 词:冲击地压 地震层析成像 波速 梯度 评价模型 

分 类 号:TD82[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TQ53[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