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庆文[1] 王佳音[1] 董彬[1] 汤金奎 赵颖[1]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陆上油田作业区,河北唐海063200
出 处:《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第4期183-,182,共2页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
摘 要:在油田注水生产过程中,地下储层注水前缘空间三维形态的识别监测技术对注水评估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外常用的方法是在压裂井周边的观察井中放置地震检波器串,接受得到注水期间信噪比高的微地震信号,通过每个地下破裂事件的产生震源点到检波器点的微地震波旅行初至时间,确定地下储层产生微地震震源点的空间位置。微破裂向量扫描注水前缘监测技术是在近地表布置多套微地震波三分量信号采集站形成仪器阵列系统,运用多道集(至少360个检波器)共同接受地下岩石破裂所产生的微地震纵波和横波,利用地下空间体地震波速度模型及地震波信号传播路径射线追踪,进行微地震波场的向量叠加和微地震波振幅反演计算,并通过分析微地震波振幅(即能量)属性在时间域和三维空间的相关性,可视化解释注水前缘的空间形态和演变发育过程。从而对注水生产进行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