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7

The Study on Cultivating Senior Personnels of Electr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明富[1] 罗彬彬[1] 胡新宇[1] 全晓丽[1] 曹阳[1] 胡顺仁[1] 黄丽雯[1] 叶斌强 

机构地区:[1]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重庆400054

出  处:《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年第S2期25-31,共7页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重庆市教改重大项目(0816015);重庆市教改项目(0836113)资助项目

摘  要:本文依托重庆市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和重庆市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主线,以提升学生的"多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力等)为途径,以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即插即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文章构建了"按类招生、211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专业间的界限;构建并实施了"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优化了现行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适应了教育个性化的趋势;提出并实施了"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别"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培养方案为根本,辅以实践能力培养补充方案"的培养模式,解决了教学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确保了学生的"多维能力"得到同步提升.教学改革在校内完成了3个轮次(5年以上)的教学循环,从实际运行的各项观测指标来看,学生的整体素质、多维能力、社会认可度等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校直接受益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为512多人,间接受益的"电气信息类"学生1500余人.本文依托重庆市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和重庆市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主线,以提升学生的"多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力等)为途径,以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即插即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文章构建了"按类招生、211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专业间的界限;构建并实施了"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优化了现行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适应了教育个性化的趋势;提出并实施了"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别"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培养方案为根本,辅以实践能力培养补充方案"的培养模式,解决了教学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确保了学生的"多维能力"得到同步提升.教学改革在校内完成了3个轮次(5年以上)的教学循环,从实际运行的各项观测指标来看,学生的整体素质、多维能力、社会认可度等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校直接受益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为512多人,间接受益的"电气信息类"学生1500余人.

关 键 词:电子信息 即插即用 多维能力 应用型人才 

分 类 号:O[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