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德明[1] 葛淑芳[1] 沈万斌[1] 花修艺[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1
出 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第S2期361-366,392,共7页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08-006-001);吉林省环境保护研究项目(吉环科字第2008-16号)
摘 要:为准确核算辽河吉林省段水环境容量,对该流域水文水质和污染源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合理推断,改进了综合衰减系数(K)的计算方法,得到适合该区域的K值。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特点,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从分期尺度上核定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2007—2010年,点源和非点源COD年均入河量分别为35 381.7 t/a和98 488.7 t/a,非点源已成为流域主要污染源;丰、平、枯3个水期的COD管理环境容量分别为71 746.0、37 949.2、3 971.6 t/a,均较小,年内分配极不均衡;在现状COD入河条件下,丰、平、枯水期均无COD剩余环境容量。为准确核算辽河吉林省段水环境容量,对该流域水文水质和污染源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合理推断,改进了综合衰减系数(K)的计算方法,得到适合该区域的K值。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特点,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从分期尺度上核定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2007—2010年,点源和非点源COD年均入河量分别为35 381.7 t/a和98 488.7 t/a,非点源已成为流域主要污染源;丰、平、枯3个水期的COD管理环境容量分别为71 746.0、37 949.2、3 971.6 t/a,均较小,年内分配极不均衡;在现状COD入河条件下,丰、平、枯水期均无COD剩余环境容量。
关 键 词:辽河吉林省段 综合衰减系数 化学需氧量(COD) 管理环境容量 剩余环境容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