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路波[1,2,3] 李铁刚[1] 于心科[1] 常凤鸣[1] 南青云[1] 仇晓华[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S1期125-133,共9页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07CB8159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No.KZCX2-YW-22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No.2007-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40906038);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MG0903)
摘 要:赤道西太平洋作为全球变化关键海区,其沉积物组成对揭示古海洋、古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赤道西太平洋翁通爪哇海台WP7站位(3°56′S,156°00′E)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元素Al、Na、K、Be、Ga、Rb、Zr、Nb、Cs、Ce、Hf、Ta、Th、Fe和Mg经Ti标准化后,无法用单独的碎屑物质来源解释,而是分别同偏酸性和偏基性火山灰相关,指示了249.5ka以来,共发生了4次偏酸性火山灰输入(2.5~6.4ka、57.0~61.2ka、79.7~88.4ka和193.7~249.5ka)和4次偏基性火山灰输入(19.8~24.4ka、50.0~62.6ka、143.2~150.5ka和160.8~171.1ka).火山灰的输入使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发生了相应变化,也使沉积物中碳酸钙产生了稀释效应,从而沉积物颜色相应加深,沉积速率显著提高.赤道西太平洋作为全球变化关键海区,其沉积物组成对揭示古海洋、古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赤道西太平洋翁通爪哇海台WP7站位(3°56′S,156°00′E)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元素Al、Na、K、Be、Ga、Rb、Zr、Nb、Cs、Ce、Hf、Ta、Th、Fe和Mg经Ti标准化后,无法用单独的碎屑物质来源解释,而是分别同偏酸性和偏基性火山灰相关,指示了249.5ka以来,共发生了4次偏酸性火山灰输入(2.5~6.4ka、57.0~61.2ka、79.7~88.4ka和193.7~249.5ka)和4次偏基性火山灰输入(19.8~24.4ka、50.0~62.6ka、143.2~150.5ka和160.8~171.1ka).火山灰的输入使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发生了相应变化,也使沉积物中碳酸钙产生了稀释效应,从而沉积物颜色相应加深,沉积速率显著提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