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奥陶系成藏流体演化  被引量:6

Fluid Inclusion and Micro-FTIR Evidence for Hydrocarbon Charging Fluid Evolution of the Ordovician Reservoir of Halahatang Depression, the Tarim Basi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晖[1,2] 赵靖舟[1,2] 杨海军[3] 蔡振忠[3] 朱永峰[3] 高莲花[3] 张妮[1,2] 

机构地区:[1]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2]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 [3]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S1期163-173,共11页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102082;4100205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No.2008ZX05005-004-08HZ);陕西省科技厅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2JQ5011)

摘  要:应用烃类包裹体偏光-荧光镜下特征、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油包裹体红外光谱特征,研究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奥陶系油藏成藏流体特征及演化历史.实验结果表明:油藏主要经历2期成藏,早、晚两期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分别在为72.5~78.5℃和92.1~99.7℃;油包裹体红外光谱实验再次表明,油包裹体内普遍含有水;还发现原生包裹体水/油相比值较大(4.6~2.1),烃类成熟度参数较低(CH2/CH3比值为7.3~4.5);次生包裹体水/油比值较小(1.1~0.4),烃类成熟度较高(CH2/CH3比值为2.9~1.9);原生包裹体普遍含有硫醇类化合物,而次生包裹体几乎不含有.对比奥陶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含硫醇类化合物为油藏早海西期生物降解作用形成,海西晚期较高成熟度原油的大量充注,使硫醇类化合物含量不断降低,同时部分硫醇类化合物开始发生裂解生成少量H2S.应用烃类包裹体偏光-荧光镜下特征、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油包裹体红外光谱特征,研究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凹陷奥陶系油藏成藏流体特征及演化历史.实验结果表明:油藏主要经历2期成藏,早、晚两期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分别在为72.5~78.5℃和92.1~99.7℃;油包裹体红外光谱实验再次表明,油包裹体内普遍含有水;还发现原生包裹体水/油相比值较大(4.6~2.1),烃类成熟度参数较低(CH2/CH3比值为7.3~4.5);次生包裹体水/油比值较小(1.1~0.4),烃类成熟度较高(CH2/CH3比值为2.9~1.9);原生包裹体普遍含有硫醇类化合物,而次生包裹体几乎不含有.对比奥陶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含硫醇类化合物为油藏早海西期生物降解作用形成,海西晚期较高成熟度原油的大量充注,使硫醇类化合物含量不断降低,同时部分硫醇类化合物开始发生裂解生成少量H2S.

关 键 词:包裹体 红外光谱 成藏流体 哈拉哈塘凹陷 地球化学 油气 

分 类 号:P5[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