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璞玉[1] 李忠勤[1,2] 吴利华[3] 李慧林[1] 王文彬[1] 金爽[1] 周平[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甘肃兰州730000 [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S1期179-187,共9页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0CB951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ZCX2-YW-1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631001;40701034;J0630966;41001040;41101066)
摘 要:本研究以天山博格达峰黑沟8号冰川为例,基于2009年探地雷达(GPR)冰川厚度测量资料以及高精度RTK-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开展了冰川厚度分布、冰储量分析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黑沟8号冰川冰舌平均厚度为58.7m,冰储量为115.1×106m3,相当于水量103.5×106m3;1986—2009年,冰舌平均减薄13±6m,年均减薄约0.57±0.26m,冰储量亏损达(25.5±11.8)×106m3((22.9±10.6)×106m3水当量),是该区气温显著升高的结果.相比反距离加权法和径向基函数法,普通克里格法插值精度较高(计算误差均值:-0.1665;误差均方根:2.822),更适合于黑沟8号此类山地冰川的厚度分布研究;该冰川减薄速率与中国西部典型监测冰川近几十年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本项研究将GPR、GPS和GIS技术综合运用于冰川学领域,可以有效解决数据获取、精确定位、空间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天山博格达峰黑沟8号冰川为例,基于2009年探地雷达(GPR)冰川厚度测量资料以及高精度RTK-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开展了冰川厚度分布、冰储量分析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黑沟8号冰川冰舌平均厚度为58.7m,冰储量为115.1×106m3,相当于水量103.5×106m3;1986—2009年,冰舌平均减薄13±6m,年均减薄约0.57±0.26m,冰储量亏损达(25.5±11.8)×106m3((22.9±10.6)×106m3水当量),是该区气温显著升高的结果.相比反距离加权法和径向基函数法,普通克里格法插值精度较高(计算误差均值:-0.1665;误差均方根:2.822),更适合于黑沟8号此类山地冰川的厚度分布研究;该冰川减薄速率与中国西部典型监测冰川近几十年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本项研究将GPR、GPS和GIS技术综合运用于冰川学领域,可以有效解决数据获取、精确定位、空间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5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