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飞禹[1] 余炜[1] 蔡袁强[2] 张孟喜[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上海200072 [2]浙江大学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7
出 处:《岩土力学》2012年第S1期244-250,共7页Rock and Soil Mechan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80811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2009AA032303);上海大学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7年)
摘 要:为研究桩承式加筋地基作用机制及影响加筋效果的因素,设计天然软土地基、土工格栅加筋地基、桩承式地基、桩承式加筋地基4组模型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阐述桩承式加筋地基的作用机制。同时,将三维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流固耦合的数值模型研究影响桩承式加筋地基处理效果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4组试验中,桩承式加筋地基加载板的沉降量最小,承载力最大;桩承式加筋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大于同样荷载条件下的桩承式地基;随着桩间距的增大,桩承式加筋地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桩土应力比逐渐减小;随着格栅模量的增加,桩承式加筋地基表面沉降逐渐减小,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为研究桩承式加筋地基作用机制及影响加筋效果的因素,设计天然软土地基、土工格栅加筋地基、桩承式地基、桩承式加筋地基4组模型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阐述桩承式加筋地基的作用机制。同时,将三维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流固耦合的数值模型研究影响桩承式加筋地基处理效果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4组试验中,桩承式加筋地基加载板的沉降量最小,承载力最大;桩承式加筋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大于同样荷载条件下的桩承式地基;随着桩间距的增大,桩承式加筋地基表面沉降逐渐增大,桩土应力比逐渐减小;随着格栅模量的增加,桩承式加筋地基表面沉降逐渐减小,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大。
分 类 号:P634.1[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U45[天文地球—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