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亮劳工史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亮 

出  处:《书城》2011年第5期16-21,共6页Book Town

摘  要:漫长的十九世纪既是资本主义飞黄腾达的世纪,也是劳工运动波澜壮阔的世纪,与此相伴的是丰富多彩的工运理论创造。从欧文到马克思再到列宁,这个世纪为人类思想贡献了沉甸甸的果实。然而在苏、中两个大国,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有关劳工的创造性理论却陷入低谷。"被当家做主"的工人在全能主义的政治环境和等级森严的科层制体系下实际失去了作为政治阶级的活力,与此相应,是能动理论的日渐衰弱。新中国的"工人阶级"是一个被理论塑造出来的"阶级",难以给理论提供活力,并伴随三十年社会实践一起衰落。不过这并不代表这段历史没有价值,恰恰是这近乎失败的实践里包含着很多等待激活的经验教训。

关 键 词:波兰尼 马克思 工人阶级 资本主义 总体性 公民社会 市场主义 十九世纪 差序格局 劳工史研究 

分 类 号:I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