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脏科,广东深圳518026 [2]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广州510100
出 处:《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S1期85-85,共1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摘 要:目的研究经动脉导管造影联合经胸超声能否做为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的一种减化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欲行PDA介入封堵术40例适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封堵技术,即在病人的一侧腹股沟处同时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经股动脉插入左心导管至降主动脉弓降部,行侧位造影,观察未闭动脉导管的形态,测量动脉导管的最窄处内径;经股静脉插入右心导管,按常规方法行PDA封堵术。实验组采用PDA封堵术减化方法,即在病人的一侧腹股沟处仅穿刺股静脉。经股静脉插入右心导管,并穿越未闭动脉导管至降主动脉侧,行侧位造影。通过经胸超声联合经动脉导管造影,测量未闭动脉导管最窄处内径。然后按常规方法行PDA封堵术。在完全释放封堵器之前,再次借助经胸超声,判断封堵器的位置和有无残余分流,以及左、右肺动脉、降主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实验组20例患儿用减化方法行PDA封堵术均一次封堵即刻成功,超声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左、右肺动脉、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患儿放射线曝露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的恢复时间和滞留于监护室的时间也相应缩短;实验组总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结论经动脉导管造影联合经胸超声行PDA封堵术是一种良好的减化封堵方法。
关 键 词:经胸超声 介入封堵术 导管造影 实验组 未闭动脉导管 股静脉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 降主动脉 患儿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