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射频消融房室旁道后对其远期发生率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包萍[1] 王祖禄[1] 梁延春[1] 梁明[1] 韩雅玲[1] 刘艳霞[1] 

机构地区:[1]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沈阳110016

出  处:《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S1期96-96,共1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摘  要:目的分析预激伴房颤患者的危险因素,阐明射频消融房室旁道旁道对预激伴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639例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患者。对其诸多可能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旁道部位、旁道数目、房颤病史、房颤发作时心电图上最短RR间期、左房内径等)进行研究,从而确定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消融房室旁道后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在639例预激综合征患者中,其中有82例经病史和心电图证实伴有心房颤动,其余557例不伴有心房颤动。比较两组后发现,预激伴房颤组男性更多(64/82 vs 332/557,P<0.01),高龄者更多(45.6±14.3岁vs 35.8±15.5岁,P<0.001),双旁路或多旁路者更多(14/82 vs 48/557,0.01<P<0.05)。但旁路部位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别。上述预激伴房颤组消融成功率97.6%(80/82),其中心电图上预激复发1例(1.2%),经再次消融成功。对消融房室旁路的预激伴房颤患者进行随访,成功随访57例(71.3%),其中有6例(10.5%)经心电图证实为房颤。但其房颤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室率控制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复发房颤组女性多见(4/11 vs 2/46,P<0.05),高龄者多见[(60.0±11.3)年vs(45.0±13.6)年,P<0.05],多伴有心脏相关性疾病(5/15 vs 1/42,P<0.01),术前房颤病史更长(198.7±182.8 vs 101.2±90.6,P<0.05),左房内径更大[(38.3±7.2)mm vs(32.7±4.5)mm,P<0.05]。结论男性、高龄、多旁路是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长期的临床随访证实经导管消融阻断房室旁路可以治愈大多数预激伴房颤患者;女性、高龄、基础心脏病、房颤病史长及术前左房内径大是预测术后房颤复发的较好指标。

关 键 词:危险因素 预激综合征 心房颤动 左房内径 心电图 房室旁道 患者 多旁路 射频消融术 房室旁路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