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进峰[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郑州450052
出 处:《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S1期121-122,共2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摘 要:目的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后者是中老年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观念认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AP)显著改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脉压(pulse pressure,PP)增宽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预测作用强于动脉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人类的血压变化存在昼夜节律性。夜间血压变化均值比白天下降,大于10%时属生理性波动而称为杓型(dipper),反之则称为非杓型(non-dipper)。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波动情况与正常人相似,即夜间血压下降,称为"杓型者"。动态血压监测证实,约15%~2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为非杓型高血压。其与靶器官损伤(HOD)密切相关,已被作为判断高血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脉压增宽在预测心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方面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更有价值。因此,降压治疗不仅要降低血压,还应按时辰药理学的原理尽可能地纠正紊乱的昼夜节律和宽脉压。替米沙坦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大量的药理学及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在控制血压及其临床给药时间为一般上午给药。本研究采用晚7时给药的方法,并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以观察该变给药时间对中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压昼夜节律、脉压、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及左心功能参数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有效控制血压,恢复其昼夜节律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92例,全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符合非杓型高血压诊断者52例随�目的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后者是中老年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观念认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AP)显著改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脉压(pulse pressure,PP)增宽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预测作用强于动脉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人类的血压变化存在昼夜节律性。夜间血压变化均值比白天下降,大于10%时属生理性波动而称为杓型(dipper),反之则称为非杓型(non-dipper)。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波动情况与正常人相似,即夜间血压下降,称为"杓型者"。动态血压监测证实,约15%~2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为非杓型高血压。其与靶器官损伤(HOD)密切相关,已被作为判断高血压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脉压增宽在预测心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方面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更有价值。因此,降压治疗不仅要降低血压,还应按时辰药理学的原理尽可能地纠正紊乱的昼夜节律和宽脉压。替米沙坦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大量的药理学及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在控制血压及其临床给药时间为一般上午给药。本研究采用晚7时给药的方法,并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以观察该变给药时间对中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压昼夜节律、脉压、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及左心功能参数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有效控制血压,恢复其昼夜节律提供治疗参考。方法选择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92例,全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符合非杓型高血压诊断者52例随�
关 键 词:替米沙坦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 吲达帕胺 非杓型高血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脉压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