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中生代推覆构造对铁矿床控矿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达[1,2] 吴淦国[1,2] 狄永军[1] 王长明[1] 吕良冀[1] 张垚垚[1] 石建基[3] 姚继明[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福建福州350003

出  处:《矿物学报》2011年第S1期128-129,共2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地质调查项目武夷山植被覆盖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与成矿要素综合推断(1212011085472);武夷山成矿带中生代推覆构造与铜多金属找矿方向研究(1212010813064);武夷山成矿带铜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1212010533105);111计划(B07011)

摘  要:闽西南地区地处华南大陆东南缘,元古代以来由于受到华夏与扬子板块、特提斯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作用,经历了前泥盆纪基底、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形成与发育以及中生代以来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等几个重要的演化阶段,并伴随有不同时期的岩浆及成矿作用。晚古生代闽西南地区由于区域裂陷作用。

关 键 词:推覆构造带 西南地区 中生代 晚古生代 闽西南 铁矿床 前泥盆纪 碳酸盐岩 扬子板块 多金属矿床 

分 类 号:P57[天文地球—矿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