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马厂箐多金属矿床系列成矿的深部过程与壳幔混染成因机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显凡[1,2] 肖继雄[1] 楚亚婷[1] 李春辉[1] 赵甫峰[1] 董毅[1] 易立文[1] 黄玉蓬[1] 邹金汐[1]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2]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矿物学报》2011年第S1期498-500,共3页Acta Minera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73031;40473027);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4-08-3);成都理工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07)

摘  要:滇西地区是青藏高原东缘非常活跃的新生代陆内变形区。自晚新生代以来,由于印度-亚欧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整体快速抬升,该区金沙江—哀牢山断裂(缝合)带中局部由挤压转为拉张,出现断陷盆地,并随地幔上拱和岩浆喷发,特别是富碱岩浆和地幔流体沿深大断裂带上侵及引发的构造-岩浆活动。

关 键 词:地幔流体 马厂箐 成矿流体 晚新生代以来 岩浆活动 多金属矿床 板块碰撞 长英质岩浆 富碱侵入岩 流体性质 

分 类 号:P57[天文地球—矿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