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川[1,2] 朱安福[1] 廖强[2] 龙恩深[3]
机构地区:[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2]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重庆400045 [3]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 处:《化工进展》2011年第S1期665-668,共4页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610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摘 要:采用正交原理实验设计方法,以未使用的润滑油为工质,对高Pr数流体在肋叉排列三维内肋管中的流阻和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Re数范围为30~800。结果表明:采用肋叉排列的三维内肋管可使高Pr数流体在较低的Re数下实现从层流向紊流的转变,其临界Re。数范围为100~200。在工程应用中,采用三维内肋管进行高黏度流体的换热,容易使流动处于换热系数较高的湍流区,获得明显的强化换热效果。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肋叉排列的三维内肋管旺盛紊流区的流阻和换热准则方程式,并得到了热力性能系数最大的结构组合,为强化传热指明了结构优化的方向。本文得到的结论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后续研究的参考。采用正交原理实验设计方法,以未使用的润滑油为工质,对高Pr数流体在肋叉排列三维内肋管中的流阻和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Re数范围为30~800。结果表明:采用肋叉排列的三维内肋管可使高Pr数流体在较低的Re数下实现从层流向紊流的转变,其临界Re。数范围为100~200。在工程应用中,采用三维内肋管进行高黏度流体的换热,容易使流动处于换热系数较高的湍流区,获得明显的强化换热效果。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肋叉排列的三维内肋管旺盛紊流区的流阻和换热准则方程式,并得到了热力性能系数最大的结构组合,为强化传热指明了结构优化的方向。本文得到的结论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后续研究的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6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