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盘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3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disk pil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跃平[1] 钱德玲[2] 

机构地区:[1]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常州200031 [2]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出  处:《建筑结构》2011年第S1期1283-1288,共6页Building Structur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30);安徽省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050450402)

摘  要:以支盘桩-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模型试验为基础,结合通用有限元程序MARC,对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与试验得出的规律基本一致。由于上部结构的摆动造成一侧受拉一侧受压,从而出现拉拔现象,使桩基与土体发生了脱开再闭合甚至还发生了滑移。桩身的应变幅值呈桩顶大、桩底小的倒三角形分布。桩土接触压力在靠近桩两端部分较大而在桩体中部较小,大体呈K形分布。各支盘中,下部所承受的压力值要明显大于上部。角桩的应力、应变幅值要明显大于中桩。通过计算分析与试验的对照研究,验证了采用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为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支盘桩-地基-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模型试验为基础,结合通用有限元程序MARC,对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与试验得出的规律基本一致。由于上部结构的摆动造成一侧受拉一侧受压,从而出现拉拔现象,使桩基与土体发生了脱开再闭合甚至还发生了滑移。桩身的应变幅值呈桩顶大、桩底小的倒三角形分布。桩土接触压力在靠近桩两端部分较大而在桩体中部较小,大体呈K形分布。各支盘中,下部所承受的压力值要明显大于上部。角桩的应力、应变幅值要明显大于中桩。通过计算分析与试验的对照研究,验证了采用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为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拉拔 接触 MARC程序 应变幅值 

分 类 号:TU3[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