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文明[1,2] 刘中良[1] 刘晓丽 李国森[4] 刘吉东[4]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2]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3]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21 [4]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总厂,山东东营257000
出 处:《化工学报》2011年第S1期97-102,共6页CIESC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6002)~~
摘 要:在实验室内搭建了湿空气超音速凝结实验系统,首先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发现实验系统至少需要运行10 h后才能达到稳定状态。随后利用实验系统对湿空气在Laval喷管内的超音速凝结过程进行了实验测试,发现当喷管入口为0.46 MPa时,液滴粒径沿轴向位置变化很小,约为0.85μm;液滴数量和液相质量分数基本维持在3.0×1012个·kg-1和8.0×10-4左右,并稍有上升趋势。最后建立了湿空气超音速均相和非均相凝结数学模型,并在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湿空气在Laval喷管内的超音速凝结过程与非均相凝结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非均相凝结模型的正确性。在实验室内搭建了湿空气超音速凝结实验系统,首先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发现实验系统至少需要运行10 h后才能达到稳定状态。随后利用实验系统对湿空气在Laval喷管内的超音速凝结过程进行了实验测试,发现当喷管入口为0.46 MPa时,液滴粒径沿轴向位置变化很小,约为0.85μm;液滴数量和液相质量分数基本维持在3.0×1012个·kg-1和8.0×10-4左右,并稍有上升趋势。最后建立了湿空气超音速均相和非均相凝结数学模型,并在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湿空气在Laval喷管内的超音速凝结过程与非均相凝结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非均相凝结模型的正确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5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