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内分泌科,上海200431
出 处:《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年第6期446-449,共4页Pharmaceutical Care and Research
摘 要:目的:观察甲钴胺片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符合DPN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病人数字化随机分成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同时口服胰激肽原酶片120 U/次,3次/d;对照组仅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与肾功能、肌电图及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甲钴胺的是下列指标:(1)红细胞比容:两组治疗前分别为(0.45±0.03)对(0.45±0.04),治疗后分别为(0.38±0.03)对(0.42±0.04)(P<0.05)。(2)尿微量白蛋白:两组治疗前分别为(65±14)对(61±16)mg/mmol Cr,治疗后分别为(5.44±2.15)对(15.47±3.10)mg/mmol Cr(P<0.05)。(3)动作电位平均波幅:两组治疗前分别为(129.6±39.4)对(129.1±39.9)mV,治疗后分别为(79.7±18.5)对(89.9±21.7)mV(P<0.05)。其余指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甲钴胺无论是单独治疗还是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好,有些指标的改善联合治疗优于单独治疗。目的:观察甲钴胺片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符合DPN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病人数字化随机分成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同时口服胰激肽原酶片120 U/次,3次/d;对照组仅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β2微球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与肾功能、肌电图及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甲钴胺的是下列指标:(1)红细胞比容:两组治疗前分别为(0.45±0.03)对(0.45±0.04),治疗后分别为(0.38±0.03)对(0.42±0.04)(P<0.05)。(2)尿微量白蛋白:两组治疗前分别为(65±14)对(61±16)mg/mmol Cr,治疗后分别为(5.44±2.15)对(15.47±3.10)mg/mmol Cr(P<0.05)。(3)动作电位平均波幅:两组治疗前分别为(129.6±39.4)对(129.1±39.9)mV,治疗后分别为(79.7±18.5)对(89.9±21.7)mV(P<0.05)。其余指标两组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P<0.01)。结论:甲钴胺无论是单独治疗还是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DPN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好,有些指标的改善联合治疗优于单独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