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出 处:《水生态学杂志》2010年第6期5-11,共7页Journal of Hydroecology
基 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6)2098]
摘 要:为了解乌江流域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2006年7~8月对贵州境内乌江流域干流和16条主要支流共34个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利用生物学污染指数(BPI)、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GI)和Shan-non-Wiener指数(H')对流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共获底栖动物132种,隶属4门、7纲、54科;其中,线形动物1种,环节动物21种,软体动物37种,节肢动物73种;在种类数上以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占优势,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8.03%和53.78%。流域底栖动物密度为22~21712个/m2,其中,霍甫水丝蚓、凸旋螺相对密度较高,在流域分布较为广泛,是流域的优势种;乌江大桥、沙沱电站、沿河二桥、思渠等断面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H'=2.97~3.56)。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包括软体动物或以软体动物为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或以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为主、环节动物为主、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或以节肢动物为主等组合类型,软体动物为群落中的优势种。水质生物评价显示,基于BPI,有21个断面受到轻度到中度污染;基于H',有31个断面受到中度-严重污染;基于GI,则34个断面分别受到轻度-严重污染。为使流域水质得到改善,必须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为了解乌江流域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2006年7~8月对贵州境内乌江流域干流和16条主要支流共34个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利用生物学污染指数(BPI)、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GI)和Shan-non-Wiener指数(H’)对流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共获底栖动物132种,隶属4门、7纲、54科;其中,线形动物1种,环节动物21种,软体动物37种,节肢动物73种;在种类数上以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占优势,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8.03%和53.78%。流域底栖动物密度为22~21712个/m2,其中,霍甫水丝蚓、凸旋螺相对密度较高,在流域分布较为广泛,是流域的优势种;乌江大桥、沙沱电站、沿河二桥、思渠等断面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H’=2.97~3.56)。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包括软体动物或以软体动物为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或以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为主、环节动物为主、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或以节肢动物为主等组合类型,软体动物为群落中的优势种。水质生物评价显示,基于BPI,有21个断面受到轻度到中度污染;基于H’,有31个断面受到中度-严重污染;基于GI,则34个断面分别受到轻度-严重污染。为使流域水质得到改善,必须对污染源进行控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