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2

Community Character of the Muddy Intertidal Macrobenthic Fauna in Liuheng Island,Zhejia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四喜[1] 郭宝英[1] 杨红丽[1] 刘光能 

机构地区:[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浙江省海洋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316004

出  处:《水生态学杂志》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Journal of Hydroecology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43B0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0030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506231)

摘  要:分析了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3个断面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共有19种,其中软体动物10种,节肢动物6种,脊索动物2种,环节动物1种;总平均生物量为(470.77±314.32)g/m2,总平均密度为(480±248)个/m2。在各类底栖动物中,平均生物量及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97~2.14、1.45~1.67和0.83~0.95,平均值分别为(2.06±0.08)、(1.53±0.12)和(0.90±0.06)。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扰动。分析了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3个断面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共有19种,其中软体动物10种,节肢动物6种,脊索动物2种,环节动物1种;总平均生物量为(470.77±314.32)g/m2,总平均密度为(480±248)个/m2。在各类底栖动物中,平均生物量及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97~2.14、1.45~1.67和0.83~0.95,平均值分别为(2.06±0.08)、(1.53±0.12)和(0.90±0.06)。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扰动。

关 键 词:潮间带 底栖动物 群落特征 六横岛 

分 类 号:S9[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