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视野下公共性的历史生成与转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群英[1] 童萍[2] 

机构地区:[1]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2]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  处:《大家》2010年第14期63-64,共2页Master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的活动的公共性及其限度研究”(项目编号:03AZX003)

摘  要:公共性是人的社会性本质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方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前提条件,同时它也界定了人类活动领域的内部划分。共同体或组织是公共性生成的实体条件与界限,在不同的历史和共同体条件下,公共性生成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一定的流变性。以一定历史事实为基础的公共性概念同时还具有能够超越其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的功能,因而具有更普遍的解释效力和规范意义,这使得公共性在实现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内在转型上具有重要的转换功能。

关 键 词:公共性 组织体 历史生成 转换 

分 类 号:K0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