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狂人”分析——巴赫金狂欢视野下的重新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德志[1] 张建霞[1] 

机构地区:[1]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400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2期130-131,共2页

摘  要:蒲松林的《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群为众人熟知的狂人人物。这些人物成为小说中极具艺术成就的人物,这些狂人又和作者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助从某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聊斋志异》中的狂人进行解析,蒲松林将崇高与卑下,高雅与粗俗,悲剧因素与戏剧因素等巧妙地融为一体,打破了相互界限,跨越了不可融合的叙述鸿沟,使文本中的人物平等对话,民主自由,生动再现了狂欢小说的开放性和多义性。

关 键 词:蒲松林 狂欢化 狂人分析 

分 类 号:I[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