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爱军[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7-11,共5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形而上学之思背后的知识探寻--论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08CZX012)
摘 要:在牟宗三的哲学中,"主体"主要有"道德主体"与"知性主体"这两层意义,前者成就的是道德界和本体界,后者成就的则是知识界。以道德主体来表征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具有理论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难以摆脱传统儒家"德性之知"优于"见闻之知"的樊篱,牟宗三依然将道德主体看作是具有本源性的一面。知性主体的产生,是根源于道德主体为了自身发展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牟宗三道德主体思想所存在的一个基本理论不足即是:以本体论来涵盖和统摄知识论,以道德主体这一"无限心"来驾御知性主体这一有限的"认识心"。而事实是:如果研究知识论,只能以知识论为核心和出发点。此时,认知主体是主要的,它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道德主体的婢女。在牟宗三的哲学中,"主体"主要有"道德主体"与"知性主体"这两层意义,前者成就的是道德界和本体界,后者成就的则是知识界。以道德主体来表征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具有理论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难以摆脱传统儒家"德性之知"优于"见闻之知"的樊篱,牟宗三依然将道德主体看作是具有本源性的一面。知性主体的产生,是根源于道德主体为了自身发展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牟宗三道德主体思想所存在的一个基本理论不足即是:以本体论来涵盖和统摄知识论,以道德主体这一"无限心"来驾御知性主体这一有限的"认识心"。而事实是:如果研究知识论,只能以知识论为核心和出发点。此时,认知主体是主要的,它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道德主体的婢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