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牟宗三的道德主体思想  

On the Thought of Mou Tsung-san's Moral Subjec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爱军[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7-11,共5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形而上学之思背后的知识探寻--论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哲学知识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08CZX012)

摘  要:在牟宗三的哲学中,"主体"主要有"道德主体"与"知性主体"这两层意义,前者成就的是道德界和本体界,后者成就的则是知识界。以道德主体来表征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具有理论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难以摆脱传统儒家"德性之知"优于"见闻之知"的樊篱,牟宗三依然将道德主体看作是具有本源性的一面。知性主体的产生,是根源于道德主体为了自身发展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牟宗三道德主体思想所存在的一个基本理论不足即是:以本体论来涵盖和统摄知识论,以道德主体这一"无限心"来驾御知性主体这一有限的"认识心"。而事实是:如果研究知识论,只能以知识论为核心和出发点。此时,认知主体是主要的,它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道德主体的婢女。在牟宗三的哲学中,"主体"主要有"道德主体"与"知性主体"这两层意义,前者成就的是道德界和本体界,后者成就的则是知识界。以道德主体来表征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具有理论的合理性,但是,由于难以摆脱传统儒家"德性之知"优于"见闻之知"的樊篱,牟宗三依然将道德主体看作是具有本源性的一面。知性主体的产生,是根源于道德主体为了自身发展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牟宗三道德主体思想所存在的一个基本理论不足即是:以本体论来涵盖和统摄知识论,以道德主体这一"无限心"来驾御知性主体这一有限的"认识心"。而事实是:如果研究知识论,只能以知识论为核心和出发点。此时,认知主体是主要的,它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道德主体的婢女。

关 键 词:牟宗三 道德主体 知性主体 

分 类 号:C[社会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