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伟中
机构地区:[1]台湾新闻记者协会
出 处:《文化纵横》2010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摘 要:这几年,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和关于大陆的新闻报道不断增加,一些关于大陆的负面消息,也透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台湾,其中,"公德"、"修养"与"文明",是不少台湾民众和媒体喜欢议论的话题。每次拜读这些作品,我都回想起台湾曾经到处竖立、张贴的标语"请勿随地吐痰、随地便溺"等各式各样提倡公德和"精神文明"的口号。这也让我反复思考:台湾社会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公民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谈到"公德"或"德性"等问题,很多人是从个人如何"自觉"、如何"服从规范"出发,这样的角度并非全错,不过却有"见树不见林"之憾。为什么在有些社会里,人们做得到"自觉",有的社会不行?"规范"是谁制定、如何制定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