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引发制备包埋菌对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乔向利[1] 刘哲[1] 刘志伟[1] 曾颖林[1] 张振家[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出  处:《化工进展》2009年第S2期163-168,共6页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08058)

摘  要: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PEG材料为载体,利用UV(紫外线)技术交联制备包埋菌。此方法配方简单,制备迅速,对包埋细菌的活性损伤小。探讨了光引发剂的量对制备的固定化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如含水率,耗氧速率等,并检测了包埋菌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包埋菌在包埋过程中活性损失小;驯化时间短,一般只需要10~15天;能高效去除氨氮,间歇试验中,占反应器10%体积的包埋活性污泥在曝气(DO约为4.8mg/L)情况下5~8h能去除超过90%的氨氮,表现出了对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巨大潜力。这些事实说明利用UV技术制备实用化的高活性包埋菌是可行的,效果是显著的。

关 键 词:光引发 包埋菌 氨氮废水 

分 类 号:X70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