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伟[1]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8期133-134,共2页
摘 要:《浮生六记》是清朝文学爱好者沈复的自传。全书共有六卷,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翻译家林语堂翻译了六卷中的前四卷。通过前四卷的标题即可看出作者在不同章节叙述的侧重点不同,这也决定了各个章节在文体风格上的差异性。林语堂在翻译这四卷的时候,充分抓住了沈复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用异国的语言将原文的神韵传达的淋漓尽致。"乐"即是"其乐无穷","趣"即是"妙趣横生","愁"自是"一筹莫展","快"自然是"大快人心"。本论文将在刘宓庆提出的"翻译风格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列举译本中的经典译例,说明林语堂的译文是如何真实再现原文的风格的。有时,表面的"背离"是为了深层次的"服从",形式上的一致有时并不能从深层意义上反映原作者的意图。"形似"和"神似"的取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译者对原文风格的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