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循环结构对日本金融改革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杏[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  处:《魅力中国》2009年第18期176-177,共2页

摘  要:日本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初步入衰退的10年来,国内资金循环出现的"由民间向政府"的转移倾向,是抑制日本民间金融机构发挥资金配置这一本质中介职能的重要原因。而近年来日本干预外汇市场不断膨胀的外汇储备向美国市场的流动也抑制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凭借内在发展需求来带动资金以国内民间经济为主循环渠道,才能保证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日本经济在经历了10年的长期衰退后,终于出现了回升势头,2002年初开始,日本经济已经历了27个月的缓慢上升,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第三次景气回升。日本经济界认为这次回升标志着日本经济摆脱了长期低迷的状态,基本走出了通货紧缩。日本经济10年来徘徊不前的真正原因在于"资产价格紧缩导致需求不足"(陈虹,2004)。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土地、股票等资产价格下降了1000万亿日元(约合10万亿美元),一般国民损失的财产高达GDP的两倍。资产价值的缩水引起家庭和企业部门的资产与负债失去平衡,从而降低了个人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需求,造成通货紧缩。分析日本通货紧缩原因,其中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和技术进步等供给因素引起的通货紧缩仅占30%。通货紧缩加剧了工资、债务和利息的实际负担,这对企业收益造成了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削减了需求,形成了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

关 键 词:资金循环 公共债务 民间金融机构 日本 

分 类 号:F833.13[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