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文学的未来——“双性人格”——读伊莱恩·肖沃尔特《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有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伍娜[1] 

机构地区:[1]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汕头515041

出  处:《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2期168-,170,共2页

摘  要:双性人格的人类精神是改造父系文化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可以逐步冲淡传统的民族心理。只有我们民族的心理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男性女性才可能平等地生活在同一的经济环境和同一的心理环境中。由此,女性主义文学才能完全脱离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学的藩篱。

关 键 词:女性主义文学 双性文化 双性人格 

分 类 号:I712[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