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市治理"白色污染"对策的建议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冷冰 董金狮 

出  处:《商品与质量》2004年第48期14-14,共1页The Merchandise and Quality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增加最快。这些塑料制品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为人们的随意丢弃、回收管理不及时和产品本身降解腐烂困难等原因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从90年代起,市政府和各界人士开始关注治理"白色污染"问题。1997年北京市确立了"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治理路线,根据"谁污染,谁出资治理"的原则,一些企业共同组建了回收利用组织,使北京市废弃发泡餐具的回收利用率达到了60%。1999年1月,原国家经贸委发布6号令,其中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限期在2000年底前淘汰,使回收工作停顿下来。然而,由于替代品本身存在严重缺陷,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始终无法真正实现"绿色"包装。

关 键 词:“白色污染” 回收利用率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发泡餐具 食品包装材料 塑料废弃物 假冒伪劣商品 综合治理 产生量 塑料包装物 

分 类 号:F205[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