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镭
出 处:《商周刊》2003年第7期54-54,共1页Business Weekly
摘 要: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展开与理性的生长是耦合在一起的。正是由于理性,人类才走出远古神话世界的混沌和中世纪神性宰制人性的蛮荒,才打破了前世纪和区域世界的自然状态,展开了现代文明史。华夏文明发祥于黄河领域,稍后亦见于长江流域。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人基本生活于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轴心的广大内陆地区。地理学、史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区域有较好的"第一类自然资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适宜,总之自然条件优越。这就使得早期的中国人不必因生存的需要而过分地关注自然,而是把目光转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中国自然条件优越,导致了中国人轻自然重社会的意识。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中国文化人文学术研究昌盛与自然科学研究贫乏并存的格局。今天的中国社会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千多年的自然经济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使中国至今仍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转型时期。农业文明是值根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在这种自然经济模式中,人们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小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年复一年地从事着几乎是同一模式的简单再生产,同时也形成定型化了的生活方式。中国民众这种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形成了中国农村文明时期由经验、常识、习俗、天然情感等构成的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传统文化模式。
关 键 词:法治精神 社会主义社会 长江流域 半封建半殖民地 理性精神 农业文明 转型时期 自然条件 基本生活 传统文化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