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新淮 乔正中[2] 

机构地区:[1]山西财经大学,太原031100 [2]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出  处:《中国针灸》2002年第S1期211-212,共2页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摘  要:由于受P·诺吉尔胚胎倒影的耳穴图的影响,有的耳穴工作者将生物全息作为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但生物全息无法解释许多有效治疗点,它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影响了耳穴诊治发展。《黄帝内经》中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记述。尉迟静通过对"超感型经络敏感人"的观察,画出了十二经脉的分支在耳背和耳郭前面的循行路线,将《黄帝内经》关于耳脉的记述具体化了,据此,他在耳郭上、特别是耳背上发现了许多新耳穴。笔者按照《黄帝内经》关于经络的描述,画出了形似地铁的经络结构模型图,并提出了"经络口"、"病经口"等经络学说的新概念和"经络口电信息诊疗法"。有关的科学实验和大量临床实践都证明了经络学说是耳穴诊治的理论基础。

关 键 词:经络学说 耳穴 黄帝内经 生物全息 理论基础 电信息 经络感传 经络敏感人 耳郭 诊治 

分 类 号:R245[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