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出 处:《矿床地质》2002年第S1期326-329,共4页Mineral Deposits
摘 要:中国银矿分布可划分出5个银矿成矿域和25个银矿化富集区,其中9个主要银矿化富集区内银矿化高度富集,已知矿床的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5.62%,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占全国的68.56%),在多种成矿因素控制下,银元素的成矿作用强度由太古代→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逐步加强,至新生代有所减弱。按银矿床自身的特征,划分为13个成因类型。对银矿床特别有利的成矿环境做了分析:西部银矿成矿作用与板块构造有关;东部与板块内构造关系密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