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矿床成因新认识  被引量:10

New Conception on Ore Genesis of Fenghuangshan Copper Deposit in Tongling, Anhu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省临[1] 邵拥军[1] 刘亮明[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地洼学说成矿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83

出  处:《矿床地质》2002年第S1期443-446,共4页Mineral Deposits

基  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大型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与示范>资助

摘  要:凤凰山铜矿是铜陵矿集区内的重要铜矿床,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典型的夕卡岩型矿床。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至少包括两期:早期的夕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和晚期的斑岩型铜(金)成矿作用,属夕卡岩-斑岩复合型铜(金)矿床。并重点从复式岩体的剖析和含矿斑岩——石英二长闪长斑岩的特征以及角砾岩、围岩蚀变等斑岩型矿床的要素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矿床成因 成矿斑岩 找矿前景 凤凰山铜矿 

分 类 号:P618.41[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