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出 处:《矿床地质》2002年第S1期978-981,共4页Mineral Deposits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G199p043209)
摘 要:金山金矿位于赣东北德兴矿集区内,赋存于金山韧性剪切带中。本文对金山金矿流体作用过程中蚀变变形岩石物质组分的变化和岩石的应变特征以及流体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糜棱岩带,Al2O3、TiO2、CaO、K2O、LOI为带入组分,TFe、MgO、Na2O、MnO为带出组分;在超糜棱岩带,CaO、Na2O、MnO为带入组分,Al2O3、TFe、TiO2、MgO、K2O、LOI为带出组分。组分的带入和迁出反映了岩石的蚀变类型和种类。流体作用过程中糜棱岩带、超糜棱岩带岩石的体积分别增加了31%和46%,水/岩比分别为216和354,时间积分流体通量分别为3.71×104cm3/cm2和1.25×105cm3/cm2,岩石体积应变分别为0.31和0.42。本文认为金山金矿岩石体积的增加与剪切带内大量的流体通过以及大量富水矿物的形成有关。蚀变变形过程中,由不含水矿物组成的岩石蚀变成为大量富水矿物(如绢云母、伊利石、绿泥石等)组成的岩石,而大量富水矿物的存在,是导致岩石密度降低和体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