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政府会计转换权责发生制的成因  被引量:12

作  者:郭彤[1] 陈胜群[1] 陈工孟[1] 

机构地区:[1]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会计与金融研究中心

出  处:《预算管理与会计》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Budget Management & Accounting

基  金:财政部预算司和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会计与金融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政府预算与会计权责发生制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一、从经济政策转换到公共管理改革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国家不干预经济的自由主义,曾是西方各国经济政策的主流。20世纪20年代后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完全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受到责难,全面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导了政策地位。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美国的"罗斯福新改"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嗣后成为其他西方国家经济纲领和政策仿效的楷模。凯恩斯主义及其相关政策,在缓和阶段性矛盾、推迟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扩大就业机会、推动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关 键 词:权责发生制 政府会计 新公共管理模式 公共管理改革 凯恩斯主义 公共部门 收付实现制 受托责任 核算管理 西方国家 

分 类 号:F810.6[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