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的胰糜蛋白酶疗法与护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樊晋[1] 何玲萍[1] 张雪梅[1] 尹芳[1] 

机构地区:[1]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肝胆外科,昆明650032

出  处:《西南国防医药》1999年第1期43-44,共2页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

摘  要:我院与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自70年代后期采用胰糜蛋白酶为主治疗各类毒蛇咬伤256例,显示此疗法具有速效、广谱、安全、可靠等优点,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97例,女性59例。年龄10~62岁,平均24岁。蛇伤病例以蛇场工作人员为最多(180/256),次之为农民(38/256),再次之为学生和军人(25/256),其它职业(13/256)。咬伤部位以手和前臂最多(192/256),次之为足背、足趾(51/256),再次为头颈(13/256)。毒蛇的种类为:眼镜蛇77例,白唇竹叶青67例,银环蛇40例,扁颈蛇22例,腹蛇27例,烙铁头10例,其它毒蛇13例。1.2 治疗方法 (1)毒蛇咬伤四肢:应在咬伤伤口上方给予结扎阻止静脉回流。

关 键 词:胰糜蛋白酶 糜蛋白酶疗法 护理 

分 类 号:R473.6[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