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阎定文[1]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40-48,共9页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摘 要:祁太秧歌是产生在山西省的祁县、太谷,流行于晋中盆地的地方小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由于文化传统、语言、民间音乐及人民性格的不同,产生了很多韵味独特的秧歌曲调,深受音乐工作者的珍视。它在旋律、调式、结构、音阶、衬词、衬腔、打击乐等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对它的“小三度句尾色彩性呼应”调式进行分析研究。 在我国的民族调式中常常以曲调的煞声为调式主音。祁太秧歌中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