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与中国Internet服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海东 

出  处:《计算机与网络》1999年第9期16-16,共1页Computer & Network

摘  要: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部分投资者们面对饱受重创的投资市场,渐渐对传统的投资方式产生质疑,而将目光转移到另一新兴的投资渠道——风险投资。 在国外,风险投资是伴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这些产业的典型,诸如英特尔(Intel)、戴尔(Dell)、雅户(Yahoo)以及IDG、微软(Microsoft)等等,现在已茁壮成长为高科技企业园地中的株株擎天大树。 有人把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资金用一个公式表示——1:10:100,即科研经费为1,进入中试阶段需投入10,而进行大规模生产则需100,这种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若没有专项投资,仅靠科研单位的自筹资金或政府的科研经费是绝对不可能最终转变成生产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仅仅是条既定的理论,在口号与实际之间尚有一系列必不可少的资金运作过程。 但从另一方面看,一旦一项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规模生产,只要其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景,它所带来的收益也会同样呈几何级增长。西方的风险投资家们正是看中了这一点——10项投资中,即使有8项投资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失败,但仅仅是那成功了的一两项,就足够让他们赚得撑破钱袋。正是在这种机制下,微软成为能与美国政府司法部抗衡的世界最大公司之一,而比尔.

关 键 词:中国Internet 风险投资基金 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网络业 科研经费 风险资金 二板市场 第一生产力 亚洲金融风暴 高科技企业 

分 类 号:F4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