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历史系
出 处:《东南亚南亚研究》1998年第1期51-54,共4页Southeast Asia & South Asian Studies
摘 要:丁朝在越南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占有很突出的地位.它是越南摆脱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之始,是越南建立独立自主国家的肇端;它的治国之策又为尔后越南历代奠下了肇基.其影响之大,素为历史学家所重视.但中越史学界对丁朝的历史鲜有评述,有鉴于此,我们扼要地阐述它的若干史事,对初学者会有裨益.一、丁部领的起家和平定“十二使君之乱”吴权地方性封建割据政权的出现是越南迈向独立自主时期的序幕,而丁氏封建王朝的建立则标志着越南独立封建王朝和越南独立封建国家的真正开始.丁部领出身于宦门世家,其父是杨平王杨廷艺的牙将丁公著之子.杨延艺被南汉任命为安南静海节度使时,委任丁公著为欢州刺史兼御藩都督,但早殁,由丁部领继袭.后由于“十二使君”之兵燹连年,无法掌管欢州之地,被迫领母返回故里嘉远县嘉方社大有乡暂避.欢州府的达官贵人,皆愿归服于他的号令之下.该县后来又脱离了古螺政权(945年杨三哥篡位后的基地)的控制,使丁部领雄踞一方,势力骤增.951年,吴权之子吴昌岌、吴昌文率兵征讨了部领踞地华闾洞,围攻月余未克,只得退兵.实际上吴氏政权既无力制服丁部领,又只好默认丁部领作为华闾洞的主宰.其叔居于陶澳栅,但他独踞其地,不服从丁部领,丁氏便率众攻伐,其叔惧而退,乃降,占领其地,他的势力又一次增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