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伟利[1] 

机构地区:[1]桂林工学院

出  处:《旅游论坛》1996年第1期62-64,共3页Tourism Forum

摘  要:宗教建筑是人们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宗教的产生、发展与传播而营造起来。由于人们对宗教的虔诚和信仰,宗教建筑遍于全国各地,有些保存得比较完好,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古代宗教建筑,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及祆教、景教、摩尼教等建筑。其中佛教建筑最为昌盛,道教、伊斯兰教建筑次之,袄教、景教、摩尼教的建筑遗迹已荡然无存。佛教相传由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西汉后期经由西域传入我国。从此。

关 键 词: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 宗教建筑 伊斯兰教 佛教建筑 云冈石窟 宗教活动 中国建筑 建筑风格 摩尼教 

分 类 号:K928.75[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