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支原体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性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育爱 

出  处:《中国性科学》1996年第4期42-43,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摘  要:前言已经确定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是沙眼衣原体,Mg 作为新的病原菌已引起人们的重视。Mg 是1981年从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标本中被发现的。与其它支原体同样地可以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成"煎蛋样"菌落,也有"烧瓶"形或"梨形"样的菌落,从人体分离出的第12型支原体。Mg 分解葡萄糖,具有粘附蛋白。

关 键 词:非淋菌性尿道炎 生殖道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病原性 病原菌 检出率 粘附蛋白 衣原体性尿道炎 临床标本 哺乳动物细胞 

分 类 号:R759[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695[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