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消灭易感江滩钉螺的远期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万立新 汪功铭 邵迎春 赵贤贵 孙乐平[2] 顾伯良[2] 曹奇[2] 王学德 

机构地区:[1]江苏省江浦县血吸虫病防治站,211800 [2]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3]南京市血吸虫病防治办公室

出  处:《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6年第6期363-36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基  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经费的部分资助

摘  要:江滩灭螺因受水位、环境、经费、技术诸因素制约,难度很大。为寻求灭螺新路子,我们从1991年起,在南京江浦向阳圩滩进行试点,因地制宜,采取优化方法,实施综合治理,灭螺后连续2年观察,效果较为满意。 概况 向阳圩位于江浦县西南,长江北岸,面积55.66万m^2,高程6—8.1m,植被有芦苇、杂草、树木、麦菜等。因早期灭螺留有土垄、矮堤,按自然环境可分隔多个小滩块。1991—1992年调查,滩面普遍有螺,活螺密度4.47只/0.11m^2,钉螺阳性率2.04%—0.11%。近村1991年发生“急感”39例,1992年普查居民、耕牛粪检阳性率分别为2.5%和9.0%,属江苏省当年高危易感江滩之一。

关 键 词:远期效果观察 血吸虫病防治 江苏省 综合治理 江浦县 钉螺 江滩 有螺框出现率 优化方法 阳性率 

分 类 号:R184.38[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