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敬仁
机构地区:[1]副主任医师
出 处:《家庭医学(上半月)》1996年第1期18-18,共1页Family Medicine
摘 要:中医大夫看病常在诊脉后,观察患者舌象变化,舌象在临床疾病诊疗中有何意义呢?清代医学家唐容川曾说:“舌为心之苗而居口中,脏腑之气发现于口者,多着于舌,故望舌苔可以诊知脏腑诸病”。一般认为:脏腑的功能征象在舌尖应为上焦心肺,而舌中应为中焦脾胃,舌根应为下焦肾脏,舌边应为肝胆。不同脏腑有病,可在相应的舌面上表现出来。 看舌主要包括舌质与舌苔两部分。舌质是指全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为舌面上所生的一层苔状物质。正常人舌象是舌体不胖不瘦、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而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通常称为“淡红舌、
关 键 词:舌象变化 脉络组织 舌质 舌为心之苗 体纹理 清代医学 舌苔变化 舌体 脏腑之气 临床疾病
分 类 号:R241.25[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