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予忱
机构地区:[1]吉林
出 处:《党史文汇》1995年第1期28-28,共1页
摘 要:著名歌曲《东方红》,自解放前夕产生以来,早已户晓家知,人人会唱,歌声响彻了全中国。长期以来,关于它的词作者一直署名为“李有源词”。但是《青年文娱手册》一书收入《东方红》时,词作者署名却为张松如,即公木。这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首歌曲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真实词作者又是谁?近年来,笔者有幸与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吉林大学教授公木多有接触。在1992年7月2日和17日的两次接触和谈话中,公木向我介绍了《东方红》这首歌曲产生的真实过程。 《东方红》歌曲的产生是由《移民歌》开始的。1944年春,一支陕北移民队由葭县出发经延安去南泥湾。这支移民队队长李增正是李有源的侄子,他俩都是陕北著名歌手,李增正更擅长编歌。在移民队行进途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