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经济效果”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止对策——兼论政治思想不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瑞瑾 原道谋 

出  处:《企业文明》1995年第4期18-19,共2页Enterprise Civilization

摘  要: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很早便提出:"看经济效果不能片面地看直接的经济收益还要看长期的经济效果,不能只看"正"的经济效果还要看"负"的经济效果,从而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课题。实践经验证明,发展经济的同时,假若忽视了精神文明、政治思想工作的价值,或者削弱了其力度,必将生"负的经济效果"(以下简称"负效果")。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休制的过程中,负效果具有巨大的危害性,若不防患于未然,不仅误导社会资金流向,酿成泡沫经济,而且易于助长不正之风,使资源配五柞优化,使生产力要素低效化,并最终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经济增长停滞、社会经济获序混乱,直至整个国民经济失衡。本文试图探讨经济发展中负效果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止对策。受篇幅所限,仅以"超前消费行为"为例予以剖析。一。

关 键 词:经济效果 社会经济发展 形成机理 防止对策 消费行为 人均收入 政治思想工作 负效果 启动力 主动力 

分 类 号:F0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