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华萃康[1]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5年第3期3-12,共10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摘 要:一、关于“变音体系”与“引导声部” 1.变音体系 “变音体系”是与“自然音体系”相对立的概念。通常,我们把用一个七声调式音阶范围内的和弦(一般指常用三度叠置和弦)写成的和声称为“自然音体系和声”(严格地说,自然音只包括除罗克里亚调式之外的六个自然七声调式,但因传统和声包括和声及旋律大、小调,所以,也可以把这四个调式包括在内),如果使用了较多的变化音,那么,就称为“变音体系和声”。由于变化音用法上的不同,因此,以某一个主调的功能性和声为核心,可以构成下列四种变音体系: (1)装饰性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用作和弦外音; (2)守调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来自主调的S组、D组变和弦; (3)离调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来自向主调近关系调离调的副属、副下属和弦; (4)同主音调交替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来自主调的各同主音调式(包括七个自然七声调式)的和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